4月20日,中關村“火花”活動暨生物醫藥領域成果轉化專場路演在中關村前孵化創新中心舉辦。來自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企業、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相關負責人共40余人出席。本期活動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主辦,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發展科服公司)承辦,北京醫藥健康科技發展中心相關領導參加了本期活動。
本期活動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領域重點項目,對接產業、技術、基金等特色服務資源,從生物醫藥產業的戰略部署、產業規劃、制度政策、營商環境等層面進行深入討論與交流?;顒友埩?位生物醫藥領域優質項目負責人逐一分享了他們在成果研究、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進展,4位專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人專家參與點評。
圖 | 會議現場
中生康元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程旭東進行了“個性化腫瘤DC疫苗”項目路演。
個性化腫瘤DC疫苗相比其他實體瘤免疫治療手段,不僅安全性高,而且穩定性好,在精準高效清除腫瘤細胞同時能夠修復和增強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并通過激活長壽命記憶性CD4_T淋巴細胞,長時間發揮抗腫瘤作用,是實體瘤免疫治療領域最有希望和最活躍的產業化方向。目前中生康元生物科技公司已開發了國際領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腫瘤新抗原預測算法、抗原體外功能驗證平臺和癌癥大數據處理系統,成為國內少有能夠對腫瘤新抗原進行高精度、高通量、快速和低成本鑒定的企業,比肩歐美同行。同時,實現了在全封閉的小型自動化設備中進行高成熟度高純度DC細胞和T細胞生產,填補了國內該項技術的空白,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能力進行全流程自動化藥品級免疫細胞生產的企業。
北京中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鐘顯成進行了“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基因治療”項目路演。
從臨床需求出發,針對目前尚無藥可用的遺傳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疾病開展的基因藥物開發現狀,項目團隊從2011年開始歷經近10年研發和推進,已有一款基因替代治療藥物完成了此適應癥,并在全球范圍內第一個IIT臨床實驗中表現了優異治療效果和安全性,進入到IND階段。項目同步推進有多個管線,累計獲三個孤兒藥的資格認證(ODD)。
北大物理學院應用磁學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北京恒源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專家劉順荃博士進行了“動態磁場生物效應儀開發及應用”項目路演。
磁場的生物效應,因具有無創和非藥物的應用特性,在近二十年來受到全世界科學與醫學研究人員廣泛關注。本項目立足于當前以磁性物理手段獲得的研究和臨床前沿成果,將動態磁場的生物效應原理,作為磁性科技開發,磁性醫療技術應用的基本保障,設計并制備一系列具有組合磁場特性的動態磁場儀器。通過新原理、新技術、新方案,對磁性場效應加以應用,預期在多種類慢病治療和科技領域取得有商業價值的成果。
微納動力(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負責人趙嘉偉進行了“基于光電鑷的高通量細胞分選設備”項目路演。
基于光電鑷的高通量細胞分選設備可實現超高通量的單細胞篩選效率,該項目能夠大幅加快生物制劑的開發速度。光電鑷微操控系統不僅可以應用于實驗室與研究機構,其高效的生物微粒培養分離效率及高精度捕獲微粒的特點,也適用于醫療中病原體的檢測、癌癥檢測、細菌耐藥性檢測、PCR技術前處理及理想微粒篩選等,可極大地提升微粒篩選培養速度,縮短分離純化生物微粒的周期,提高生物制劑的開發效率,在生物醫療領域有著極為廣闊的市場需求。
北京東博牙科手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金鵬進行了“一次性零回吸高速牙鉆手機”項目路演。
項目致力于解決口腔醫源性交叉感染問題,其國際首創的“零回吸”技術,填補了市場空白。采用此技術的一次性牙鉆手機重量僅50克,為傳統復消手機重量的一半,大大降低醫生手術的疲勞度。此外,牙鉆精度高、切割力強,手術更精準、創傷更小,節約手術時間,配合無菌診療系統,杜絕患者術后口腔水腫等問題,避免交叉感染風險。
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產業投資部副部長李洪恩、沃杰資本執行董事董景群、煜森資本管理合伙人梁志和納通科技集團和義廣業平臺高級項目經理李芳作為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專家參與點評,圍繞路演項目的發展現狀、團隊建設、知識產權情況、行業趨勢及融資計劃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產業投資部副部長 李洪恩
沃杰資本執行董事 董景群
煜森資本管理合伙人 梁志
納通科技集團和義廣業平臺高級項目經理 李芳
通過本期活動的組織,加強了生物醫藥領域科技成果與資本方、產業方的交流與合作,提升了科技成果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知名度。
本期活動的舉辦也得到了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運營中心、河北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中關村技術經理人協會、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都科技發展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市科技金融促進會、北京創業投資協會、納通翠湖協同創新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